交通事故中什么情况属于未结案?


在交通事故处理过程中,明确什么情况属于未结案是非常重要的,这关系到事故双方的权益以及后续处理流程。下面为你详细介绍交通事故未结案的几种常见情形。 首先,责任认定未完成属于未结案情况。交通事故发生后,交警部门会对事故进行调查,确定事故双方的责任比例。根据《道路交通事故处理程序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自现场调查之日起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交通肇事逃逸案件在查获交通肇事车辆和驾驶人后十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对需要进行检验、鉴定的,应当在检验报告、鉴定意见确定之日起五日内制作道路交通事故认定书。如果在规定时间内,由于各种原因,如事故现场证据不足、需要进一步调查等,导致责任认定书未能出具,那么该交通事故就处于未结案状态。 其次,赔偿问题未解决也会导致事故未结案。在责任认定完成后,事故责任方需要对受害方进行赔偿。赔偿的范围包括医疗费、误工费、护理费、交通费、住宿费、住院伙食补助费、必要的营养费等。如果双方就赔偿金额、赔偿方式等问题无法达成一致,或者责任方没有按照约定履行赔偿义务,那么这起交通事故仍然没有结案。例如,受害方认为赔偿金额过低,而责任方拒绝增加赔偿,双方陷入僵持,此时事故就未了结。 再者,涉及刑事诉讼未完结同样属于未结案。在一些严重的交通事故中,如造成人员重伤、死亡或者重大财产损失,且肇事者负主要或全部责任的情况下,可能会涉及交通肇事罪等刑事犯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三十三条规定,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因而发生重大事故,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交通运输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如果交通事故进入了刑事诉讼程序,在法院作出最终判决之前,该事故不能算结案。 最后,后续治疗未结束也会导致未结案。有些交通事故的伤者可能需要进行长期的治疗和康复,在治疗未结束、伤情未稳定之前,无法确定最终的赔偿金额。例如,伤者可能需要进行多次手术,或者需要长期的康复训练,在这些治疗过程完成之前,事故不能算完全了结。 总之,交通事故未结案是一个综合的概念,涉及责任认定、赔偿问题、刑事诉讼以及后续治疗等多个方面。只有当这些问题都得到妥善解决后,交通事故才能真正结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