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纠纷是应该执行立案还是审判立案呢?
我遇到了交通纠纷,现在不知道该走执行立案还是审判立案的程序。我和对方就赔偿问题一直谈不拢,我觉得我的权益受到了侵害,但是不清楚先进行审判立案来解决纠纷,还是直接进入执行立案要求对方赔偿,想了解一下具体该怎么做。
展开


在交通纠纷中,明确是执行立案还是审判立案,需要先理解这两个概念。审判立案是指法院对当事人的起诉进行审查后,决定将其作为一个案件进行审理的程序。简单来说,就是当你认为自己在交通纠纷中的权益受到侵害,向法院提起诉讼,法院受理这个案件,开始对纠纷进行审理,这就是审判立案。而执行立案则是在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负有义务的一方当事人拒绝履行义务,另一方当事人向法院申请强制执行,法院受理该申请的程序。 对于交通纠纷而言,通常情况下要先进行审判立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二十二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一)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二)有明确的被告;(三)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四)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当你满足这些条件,就可以向法院提起交通纠纷的诉讼,法院会对案件进行审理,确定双方的权利和义务关系,作出相应的判决或裁定。 只有在判决、裁定等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对方不按照法律文书的要求履行义务,比如不支付赔偿款等,你才可以向法院申请执行立案。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四十三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也可以由审判员移送执行员执行。调解书和其他应当由人民法院执行的法律文书,当事人必须履行。一方拒绝履行的,对方当事人可以向人民法院申请执行。 所以,交通纠纷一般是先进行审判立案,通过法院的审理来确定责任和赔偿等问题,在法律文书生效后,如果对方不履行义务,再进行执行立案,借助法院的强制力来实现自己的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