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索权有哪些分类?


追索权是指在票据持票人的付款请求权得不到实现时,法律赋予持票人对票据债务人进行追偿的权利。简单来说,就是当你拿着票据去要求付款却没拿到钱时,你可以向相关的责任人追讨款项的权利。下面为您详细介绍追索权的分类。 首先是期前追索权,它是指在票据上所载的到期日到来之前,因发生到期付款的可能性显著减少的情况,而得进行追索的权利。比如,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等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第二款规定,汇票到期日前,有下列情形之一的,持票人也可以行使追索权:(一)汇票被拒绝承兑的;(二)承兑人或者付款人死亡、逃匿的;(三)承兑人或者付款人被依法宣告破产的或者因违法被责令终止业务活动的。在这些情况下,持票人不必等到票据到期就可以行使追索权。 其次是到期追索权,这是指在票据到期时,持票人因不获付款而得进行追索的权利。当票据到期,付款人拒绝付款时,持票人就可以行使到期追索权。《票据法》第六十一条第一款明确规定,汇票到期被拒绝付款的,持票人可以对背书人、出票人以及汇票的其他债务人行使追索权。 另外,追索权还可以分为最初追索权和再追索权。最初追索权是指持票人在提示承兑或提示付款遭拒绝或有其他法定原因时,向其前手请求偿还票据金额、利息及其他法定款项的权利。而再追索权是指被追索人清偿了最初追索金额后,向其前手进行追索的权利。《票据法》第七十一条规定,被追索人依照前条规定清偿后,可以向其他汇票债务人行使再追索权,请求其他汇票债务人支付下列金额和费用:(一)已清偿的全部金额;(二)前项金额自清偿日起至再追索清偿日止,按照中国人民银行规定的利率计算的利息;(三)发出通知书的费用。 总之,不同类型的追索权在行使条件、行使时间等方面存在差异,了解这些分类有助于持票人在票据活动中更好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