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服仲裁告员工却理亏在先会败诉吗?


在探讨不服仲裁告员工,理亏在先是否终会败诉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些法律概念。仲裁是一种解决纠纷的方式,当纠纷双方达成仲裁协议后,将纠纷提交给仲裁机构进行裁决。而当一方对仲裁结果不服时,在符合法定条件下可以向法院提起诉讼。 在我国,《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是处理劳动争议仲裁与诉讼的重要法律依据。该法规定了仲裁和诉讼的程序及相关条件。比如,劳动者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用人单位有证据证明本法第四十七条规定的仲裁裁决有下列情形之一,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申请撤销裁决:(一)适用法律、法规确有错误的;(二)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无管辖权的;(三)违反法定程序的;(四)裁决所根据的证据是伪造的;(五)对方当事人隐瞒了足以影响公正裁决的证据的;(六)仲裁员在仲裁该案时有索贿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决行为的。人民法院经组成合议庭审查核实裁决有前款规定情形之一的,应当裁定撤销。仲裁裁决被人民法院裁定撤销的,当事人可以自收到裁定书之日起十五日内就该劳动争议事项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如果用人单位不服仲裁结果起诉员工,并且本身理亏在先,那么从法律角度来看,其败诉的可能性是比较大的。所谓理亏在先,通常意味着用人单位在纠纷中存在违反法律法规、劳动合同约定或者公平合理原则的行为。例如,用人单位未按照法律规定支付员工工资、违法解除劳动合同等。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进入诉讼程序,法院会依据事实和法律进行全面审查。如果法院查明用人单位确实存在过错,那么就会按照法律规定作出不利于用人单位的判决。 以一个实际案例来说,某公司以员工违反公司规章制度为由解除劳动合同,但公司的规章制度本身制定程序不合法,未经过民主程序且未向员工公示。员工申请仲裁,仲裁裁决公司解除劳动合同违法,需支付赔偿金。公司不服仲裁结果起诉到法院。在法院审理过程中,公司无法证明其规章制度的合法性和合理性,最终法院认定公司理亏在先,维持了仲裁结果,公司败诉。 所以,不服仲裁告员工,理亏在先的情况下终败诉是有很大可能性的。这也提醒用人单位在处理劳动纠纷时,要遵守法律法规,以合法合理的方式解决问题,避免陷入不必要的法律纠纷和败诉风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