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专利是否不需要实质审查?
我申请了一个实用新型专利,听说它不用进行实质审查。我不太确定这是不是真的,想知道在我国法律里,实用新型专利到底需不需要实质审查呢?具体是怎么规定的?
展开


在我国,实用新型专利确实不需要进行实质审查。下面我们来详细解释一下相关内容。 首先,要明白什么是实质审查。实质审查主要是对专利申请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进行全面且严格的审查。新颖性指的是该发明创造在申请日之前,没有在国内外出版物上公开发表过、在国内公开使用过或者以其他方式为公众所知;创造性意味着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发明有突出的实质性特点和显著的进步,实用新型有实质性特点和进步;实用性则表示该发明或者实用新型能够制造或者使用,并且能够产生积极效果。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专利法》的规定,对于发明专利,需要经过初步审查和实质审查两个阶段。而对于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只进行初步审查,不进行实质审查。初步审查主要是审查专利申请文件是否符合规定的格式,是否存在明显的实质性缺陷等,比如申请文件的撰写是否规范、是否属于专利保护的客体等。 不进行实质审查,使得实用新型专利的审批周期相对较短,一般在几个月到一年左右就能获得授权。这对于一些希望尽快获得专利保护的申请人来说是比较有利的。不过,由于没有经过实质审查,实用新型专利的稳定性相对发明专利要弱一些。也就是说,即使获得了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其权利也可能在后续的过程中因为不具备新颖性、创造性等而被宣告无效。 如果他人对实用新型专利的有效性提出质疑,可以请求专利复审委员会宣告该专利无效。专利复审委员会会根据相关证据和法律规定进行审查,如果认定该专利不符合授予专利权的条件,就会宣告其无效。所以,虽然实用新型专利不需要实质审查,但在获得授权后也可能面临被挑战的情况。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