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集资合同是否有效,该如何处理此类合同?
在探讨非法集资合同是否有效以及如何处理此类合同之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非法集资的概念。非法集资是指未经有关部门依法批准或者借用合法经营的形式吸收资金,通过承诺在一定期限内以货币、实物、股权等方式还本付息或者给付回报,向社会公众即社会不特定对象吸收资金的行为。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四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四十六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以虚假的意思表示实施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但是该强制性规定不导致该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的除外,违背公序良俗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第一百五十四条规定,行为人与相对人恶意串通,损害他人合法权益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非法集资行为通常违反了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且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所以一般情况下,非法集资合同是无效的。
合同被认定无效后,处理方式主要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百五十七条的规定,该条规定,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被撤销或者确定不发生效力后,行为人因该行为取得的财产,应当予以返还;不能返还或者没有必要返还的,应当折价补偿。有过错的一方应当赔偿对方由此所受到的损失;各方都有过错的,应当各自承担相应的责任。法律另有规定的,依照其规定。
在非法集资合同无效的情形下,首先是返还 财产。如果集资方通过合同从投资者处获得了资金,那么集资方应当将资金返还给投资者。如果财产已经不存在或者无法返还,比如资金已经被挥霍,那么集资方需要按照财产的价值进行折价补偿。
对于损失赔偿方面,如果投资者因为签订和履行非法集资合同遭受了损失,比如利息损失等,有过错的集资方需要进行赔偿。若投资者自身也存在一定过错,例如在投资时没有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那么投资者也需要根据自己的过错程度承担相应的责任。
此外,非法集资是一种违法犯罪行为,除了民事上的处理,相关责任人员还可能要承担刑事责任。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七十六条规定,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或者变相吸收公众存款,扰乱金融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数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数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所以,一旦发现涉及非法集资合同,投资者应及时向公安机关报案,通过刑事司法程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9个最新问题
欠款还不上被起诉会坐牢吗
一只眼睛工伤如何进行赔偿?
中国人可以去爱尔兰登记结婚吗
带头聚众围堵政府构成什么罪?
特殊病种是否免挂号费?
现在副驾驶不系安全带会怎么处罚?
八年级道法里刑事诉讼和民事诉讼有什么区别?
和父母不在一个户口本上如何证明关系?
死亡证明能补办吗,在哪里补办?
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是什么?
农村拆迁房买卖合同是否有效?
税收风险不包括哪些呢?
父母是否应该给成年子女抚养费?
如果夫妻感情破裂,一方不离,该怎么办理离婚?
侵权行为的特征是怎样的?
公司经济类型是什么?
不构成共同犯罪的情况主要包括哪几种?
哪里可以找到历年通货膨胀率调整表?
个人拖欠工资该如何确定管辖?
已为您展示了 19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