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法典中近亲结婚在法律上是否有效?
我和对象准备结婚,但后来发现我俩是近亲关系。我想知道,按照民法典的规定,近亲结婚在法律上到底有没有效呢?会不会影响我们的婚姻状态?
展开


在探讨民法典中近亲结婚是否有效这个问题前,我们先来明确一下什么是近亲结婚。近亲结婚指的是具有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的人之间缔结的婚姻。 直系血亲是指有直接血缘关系的亲属,也就是生育自己和自己所生育的上下各代亲属,像父母与子女、祖父母与孙子女等。三代以内旁系血亲则是指在血缘上和自己同出于三代以内的亲属,例如兄弟姐妹、堂兄弟姐妹、表兄弟姐妹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五十一条明确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婚姻无效:(一)重婚;(二)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三)未到法定婚龄。这里的“有禁止结婚的亲属关系”,就是指直系血亲或者三代以内的旁系血亲关系。所以,从法律规定来看,近亲结婚是无效的。 婚姻无效是自始无效,也就是从一开始这段婚姻就不被法律所承认,不具有婚姻的法律效力。这意味着双方不具有夫妻的权利和义务,比如不能相互继承遗产,在财产处理上也不能按照夫妻共同财产的原则来分割等。 之所以法律禁止近亲结婚,是有科学依据的。近亲之间由于遗传基因的相似性较高,他们所生育的子女患遗传性疾病的概率会大大增加,不利于家庭的幸福和后代的健康,也影响整个民族的人口质量。 如果发现自己的婚姻属于近亲结婚的情况,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确认婚姻无效。人民法院受理后,经审查确属无效婚姻的,应当依法作出宣告婚姻无效的判决。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