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产期间待岗工资怎么发放?


在公司破产期间待岗工资的发放问题,涉及到劳动者的切身利益,也有相应的法律规定来保障。首先,我们需要了解一下相关的法律概念。破产是指债务人因不能偿债或者资不抵债时,由债权人或债务人诉请法院宣告破产并依破产程序偿还债务的一种法律制度。待岗则是指劳动者在与单位保持劳动关系的前提下,暂时离开工作岗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第一百一十三条规定,破产财产在优先清偿破产费用和共益债务后,依照下列顺序清偿:(一)破产人所欠职工的工资和医疗、伤残补助、抚恤费用,所欠的应当划入职工个人账户的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费用,以及法律、行政法规规定应当支付给职工的补偿金。这表明职工的工资是受到法律保护的,在破产财产分配中有优先受偿的权利。 关于待岗工资的发放标准,依据《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第十二条,非因劳动者原因造成单位停工、停产在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的,用人单位应按劳动合同规定的标准支付劳动者工资。超过一个工资支付周期的,若劳动者提供了正常劳动,则支付给劳动者的劳动报酬不得低于当地的最低工资标准;若劳动者没有提供正常劳动,应按国家有关规定办理。 在公司破产这种情况下,如果是在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待岗,公司应该按照劳动合同约定的标准发放工资。例如,你和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中约定每月工资是5000元,那么在第一个工资支付周期内,公司就需要按照5000元给你发放工资。如果超过了一个工资支付周期,且你没有提供正常劳动,不同地区可能有不同的规定。有些地区规定用人单位应当按照不低于当地最低工资标准的一定比例支付生活费,比如有的地方是70%。假设当地最低工资标准是2000元,那么公司可能需要每月给你发放1400元的生活费。 此外,劳动者要及时关注公司的破产进展情况,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工资发放有异议,可以与公司进行协商,协商不成的,可以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或者申请劳动仲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