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形资产里的土地款是怎么回事?
我在处理公司财务时,发现无形资产中有土地款这一项。不太清楚土地款为何会算在无形资产里,它和一般的资产有啥不同,在法律上对于无形资产里的土地款有啥规定和要求吗,想了解下相关情况。
展开


首先,我们来解释一下无形资产这个概念。无形资产是指企业拥有或者控制的没有实物形态的可辨认非货币性资产。简单来说,就是不像房子、机器设备那样能看得见摸得着,但又具有一定价值的资产。而土地款之所以会被纳入无形资产,是因为在我国,土地所有权归国家或集体所有,企业通常取得的是土地使用权。土地使用权符合无形资产可辨认、没有实物形态等特征,所以会计上会将其计入无形资产。 从法律角度来看,《企业会计准则第6号——无形资产》对无形资产的确认、计量和相关信息的披露做了规定。根据该准则,无形资产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才能予以确认:一是与该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很可能流入企业;二是该无形资产的成本能够可靠地计量。企业取得土地使用权,支付土地款,符合这两个条件时,就可以作为无形资产入账。 在后续计量方面,企业应当于取得无形资产时分析判断其使用寿命。对于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包括土地使用权,应当在使用寿命内系统合理摊销。摊销方法包括直线法、生产总量法等。企业选择的无形资产摊销方法,应当反映与该项无形资产有关的经济利益的预期实现方式。无法可靠确定预期实现方式的,应当采用直线法摊销。 同时,企业应当按照无形资产的类别在附注中披露与无形资产有关的信息,比如无形资产的期初和期末账面余额、累计摊销额及减值准备累计金额等。如果企业在土地款的核算等方面违反相关会计准则,可能会面临财务报表不真实等问题,也可能会受到相关监管部门的处罚。所以,企业在处理无形资产里的土地款时,要严格按照法律规定和会计准则来操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