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得税费用受什么因素影响?


所得税费用是企业经营利润应交纳的所得税。它的计算通常和企业的利润总额、税率以及一些纳税调整事项相关。 从基本概念来讲,所得税费用主要由当期所得税和递延所得税两部分构成。当期所得税是指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计算确定的针对当期发生的交易和事项,应交纳给税务部门的所得税金额,也就是当期应交所得税。而递延所得税则是指按照所得税准则规定当期应予确认的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金额,即递延所得税资产及递延所得税负债当期发生额的综合结果,但不包括计入所有者权益的交易或事项的所得税影响。 影响所得税费用的因素有很多。首先是利润总额,它是企业在一定时期内通过生产经营活动所实现的最终财务成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所得税法》规定,企业应纳税所得额通常是在利润总额的基础上,按照税法规定进行调整后得出的。一般来说,利润总额越高,在没有特殊调整事项的情况下,应纳税所得额也会越高,从而所得税费用也会相应增加。 其次是税率。我国企业所得税的基本税率为25%,但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可能会适用优惠税率。比如,符合条件的小型微利企业,减按20%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国家需要重点扶持的高新技术企业,减按15%的税率征收企业所得税。税率的高低直接影响所得税费用的多少,税率越高,所得税费用就越高。 再者是纳税调整事项。税法和会计制度在收入、成本、费用等方面的规定存在差异,这就需要进行纳税调整。例如,企业发生的业务招待费,按照会计制度可以全额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企业发生的与生产经营活动有关的业务招待费支出,按照发生额的60%扣除,但最高不得超过当年销售(营业)收入的5‰。超过税法规定扣除标准的部分,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增,从而增加所得税费用。又如,企业的国债利息收入,会计上计入当期损益,但税法规定国债利息收入免征企业所得税,在计算应纳税所得额时需要调减,从而减少所得税费用。 另外,递延所得税资产和递延所得税负债的变化也会影响所得税费用。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可抵扣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这可能会减少当期所得税费用;反之,当资产的账面价值大于其计税基础或者负债的账面价值小于其计税基础时,会产生应纳税暂时性差异,确认递延所得税负债,这可能会增加当期所得税费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