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是什么?
我想了解下我国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因为最近看新闻,一些案件的判决让我很疑惑,不知道法官是依据什么来判案的。所以想知道刑法基本原则,这样以后自己看新闻也能多懂一点法律,明白判决背后的依据。
展开


我国刑法的三项基本原则分别是罪刑法定原则、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下面为你详细解释: 罪刑法定原则,简单来说就是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这意味着,什么行为是犯罪,对犯罪要处以什么样的刑罚,都必须由法律明确规定。这一原则保障了公民的权利,让大家清楚知道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条规定:“法律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依照法律定罪处刑;法律没有明文规定为犯罪行为的,不得定罪处刑。” 适用刑法人人平等原则,指的是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不管是普通公民还是有特殊身份的人,只要犯了罪,都要按照刑法的规定来处理,不会因为身份、地位、财富等因素而有所不同。这体现了法律的公平和公正,维护了法治的尊严。《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四条规定:“对任何人犯罪,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不允许任何人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罪责刑相适应原则,就是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也就是说,犯多大的罪,就应承担多大的刑事责任,法院也应判处其相应轻重的刑罚,做到重罪重罚,轻罪轻罚,罚当其罪。比如,一个人只是小偷小摸,和一个人实施严重暴力犯罪,所受到的刑罚肯定是不一样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条规定:“刑罚的轻重,应当与犯罪分子所犯罪行和承担的刑事责任相适应。”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