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票记载事项分类是什么?
在探讨支票记载事项的分类之前,我们先了解一下支票的概念。支票是出票人签发的,委托办理支票存款业务的银行或者其他金融机构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确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者持票人的票据。
支票的记载事项分类主要分为以下几类:
首先是绝对必要记载事项。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票据法》第八十四条规定,支票必须记载下列事项:(一)表明“支票”的字样;(二)无条件支付的委托;(三)确定的金额;(四)付款人名称;(五)出票日期;(六)出票人签章。这些事项是支票生效的必备要素,如果支票上缺少其中任何一项,该支票将无效。比如说,一张支票上没有填写出票日期,那么这张支票就不具备法律效力,银行也不会受理相关的支付业务。
其次是相对必要记载事项。《票据法》第八十六条规定,支票上未记载付款地的,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为付款地;支票上未记载出票地的,出票人的营业场所、住所或者经常居住地为出票地。这些事项如果没有在支票上记载,并不影响支票的效力,法律会按照规定进行推定。例如,支票上没有明确记载付款地,那么就以付款人的营业场所作为付款地。
再者是任意记载事项。这类事项由出票人自行决定是否记载。如果记载了,就会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比如出票人在支票上记载“不得转让”字样,那么该支票就不能再进行转让。若持票人违反该记载进行转让,转让行为无效。
最后是不发生票据法上效力的记载事项。这类事项即使记载在支票上,也不会产生票据法上的效力,但可能会产生其他法律上的效力。例如,出票人在支票上记载了关于交易合同的相关内容,这些内容对支票的票据权利义务关系不产生影响,但可能在交易双方的合同关系中具有一定的意义。
了解支票记载事项的分类,对于正确使用支票、保障票据权利具有重要意义。无论是出票人、收款人还是其他票据当事人,都应当清楚各项记载事项的性质和要求,以避免因记载事项的问题导致票据纠纷或者损失。
相关问题
为您推荐18个最新问题
控股集团应该偿还子公司债务吗?
股东会决议在哪些情况下会无效?
电信增值业务许可证的办理条件是什么?
代办商标申请费用是多少钱?
企业下属的二级核算单位是否为法人主体?
故意损害公私财物的立案标准是多少?
低保户是否能办理慢病补助?
执法过程中是否有法条依据?
一年账户超出多少金额需要交税?
两个女儿不用交 医保是真的吗?
夫妻俩同时非法经营,罚金怎么算?
工伤被单位违法辞退该怎么赔偿?
无证二次酒驾会受到怎样的处罚?
可以用残疾证和社保卡乘车吗?
通关单上的收货人必须要和提单保持一致吗?
公司上班旷工是按照什么扣工资的?
个人出租房屋需要缴纳房产税吗?
违约金该如何赔偿?
已为您展示了 18 个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