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哪些?


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是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关境内,赋予承接国际产业转移、连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特殊功能和政策,由海关为主实施封闭监管的特定经济功能区域。 我国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类型多样,不同类型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有不同的特点和政策优势。 保税区是海关设置的或经海关批准注册、受海关监督和管理的可以较长时间存储商品的区域。它具有保税仓储、出口加工、转口贸易等功能。根据《保税区海关监管办法》,保税区内企业可以享受海关给予的一定优惠政策,货物可以在保税区内进行储存、改装、分类、混合、展览,以及加工制造等业务。 出口加工区是国家划定或开辟的专门制造、加工、装配出口商品的特殊工业区。区内企业主要从事出口加工业务,产品主要用于出口。出口加工区实行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海关在实行24小时监管的同时,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快捷的通关便利,区内企业与海关实行电子计算机联网,进行电子数据交换。 保税物流园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保税区规划面积或者毗邻保税区的特定港区内设立的、专门发展现代国际物流业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整合了保税区和港区的功能,既可以进行保税仓储物流业务,又可以享受港区的口岸功能。海关对园区企业实行电子帐册监管制度和计算机联网管理制度,园区企业应当编制月度货物进、出、转、存情况表和年度财务会计报告,并定期报送园区主管海关。 保税港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设立在国家对外开放的口岸港区和与之相连的特定区域内,具有口岸、物流、加工等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政策最优惠、功能最齐全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园区的相关功能于一身,还享有口岸通关的便利。 综合保税区是设立在内陆地区的具有保税港区功能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由海关参照有关规定对综合保税区进行管理,执行保税港区的税收和外汇政策,集保税区、出口加工区、保税物流区、港口的功能于一身,可以发展国际中转、配送、采购、转口贸易和出口加工等业务。 跨境工业区是指经国务院批准,在我国陆路边境城市与毗邻国家边境地区之间设立的,专门发展跨境加工贸易、物流等业务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它有利于促进边境地区的经济发展和区域合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