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中‘四大’是指什么?

我在学习宪法的时候看到提到‘四大’,但不太清楚具体是什么。我想了解下宪法里的‘四大’到底是指哪四大,它们在宪法中是怎么规定的,有什么意义呢?希望能得到详细的解答。
展开 view-more
  • #宪法四大
  • #大鸣大放
  • #大辩论权
  • #大字报权
  • #宪法修订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在历史上,《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曾涉及到“四大”相关内容。这里的“四大”指的是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 大鸣,简单来说就是公民可以不受限制地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意见,通过各种途径将自己的想法充分表达出来。大放则强调言论的开放性和自由性,鼓励人们大胆地说出自己内心的想法,不用有所顾忌。大辩论是指人们围绕某些重要的问题,展开公开、广泛的讨论和争辩,通过不同观点的碰撞来得出更合理的结论。大字报就是以张贴文字的形式,把自己的观点、意见或者批评等内容写在纸张上,张贴在公共场合,让更多人能够看到。 1975年宪法和1978年宪法曾规定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 。不过,在实践过程中,“四大”容易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从而破坏社会的稳定和正常秩序,难以真正保障公民有序地行使民主权利。所以,1980年9月10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通过了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四十五条的决议,取消了原宪法中公民“有运用‘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的权利”的规定。 从法律意义和影响来看,“四大”的取消是我国法治建设不断完善和进步的体现。它让我国的民主制度更加科学、合理,保障公民的权利和自由在法治的轨道上有序进行。这样既能保证公民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又能维护社会的和谐稳定,推动国家各项事业的健康发展。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