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的四个社会纽带是什么?
我一直不太理解犯罪相关理论里提到的四个社会纽带。平时看新闻里各种犯罪事件,就想知道从法律专业角度讲,这犯罪的四个社会纽带具体是啥,它们对犯罪行为有啥影响呢,希望有人能给我详细说说。
展开


在犯罪学理论中,社会控制理论提出了犯罪的四个社会纽带,这一理论由美国犯罪学家特拉维斯·赫希(Travis Hirschi)提出,虽然它不是严格意义上的法律条文,但对理解犯罪原因有重要意义。 第一个纽带是依恋。依恋可以理解为个人与他人之间的情感联系和亲近程度。当一个人对家人、朋友、老师等重要他人有强烈的依恋时,就会更在意这些人的看法和期望,从而更有可能遵守社会规范,避免犯罪行为。例如,一个孩子如果与父母关系亲密,他会考虑到犯罪行为会让父母伤心失望,就会约束自己的行为。 第二个纽带是奉献。奉献指的是个人为了实现某种目标而投入的时间和精力。当一个人将时间和精力投入到学习、工作、追求梦想等有意义的事情上时,他就没有太多的时间和精力去参与犯罪活动。比如一个学生为了考上好大学而努力学习,为了这个目标付出很多,他就不太可能去做违法犯罪的事情。 第三个纽带是参与。参与意味着个人积极参与社会活动、社区活动等。当一个人参与到各种正常的社会活动中时,他会融入社会,形成良好的社会关系和社会责任感。例如,参加志愿者活动、社区组织的文体活动等,这些活动会让他感受到自己是社会的一部分,从而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第四个纽带是信念。信念是指个人对社会道德和法律规范的认同和尊重。如果一个人内心深处认同社会的道德和法律,认为遵守这些是正确的,那么他就会自觉地约束自己的行为。相反,如果一个人对社会规范缺乏信念,认为犯罪没什么大不了的,就更容易走上犯罪道路。虽然社会控制理论里的四个社会纽带不是直接的法律规定,但它们从社会层面解释了影响犯罪的因素,对预防犯罪、制定相关法律政策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