规定法律主体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时,遇到一个概念不太理解。就是那种规定法律主体一定要去做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我不太清楚它具体叫什么,也不明白它在法律里是怎么规定和起作用的,想请教一下这方面的知识。
展开


规定法律主体必须作出某种行为的法律规范被称为“命令性规范”。这是从法律规范的性质和调整方式角度来定义的。它要求人们必须作出一定的行为,承担一定积极作为的义务,所以也可以说是一种积极义务性规范。 命令性规范在法律体系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它能够明确法律主体应当履行的职责和义务,保障社会秩序的正常运行。比如说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婚姻法》(注:自2021年1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施行,《婚姻法》同时废止)中规定,父母对子女有抚养教育的义务,子女对父母有赡养扶助的义务。这里的“抚养教育”和“赡养扶助”就是命令性规范,要求父母和子女必须作出相应的行为。 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法》为例,该法规定用人单位必须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这也是一个典型的命令性规范,用人单位有义务积极去办理和缴纳相关费用,否则就违反了法律规定。 如果法律主体违反了命令性规范,就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根据不同的法律领域和具体的违法行为,法律责任的形式也有所不同,可能包括民事赔偿、行政处罚甚至刑事处罚等。例如,用人单位不依法为劳动者缴纳社会保险费,劳动行政部门可以责令其限期改正;逾期不改正的,可以对用人单位和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及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以罚款。 总之,命令性规范通过明确法律主体的积极义务,维护了社会关系的稳定和有序,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