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现房、准现房与期房?


在房地产交易中,现房、准现房与期房是常见的房屋状态概念,它们在定义、特点和相关法律规定上有所不同。 首先来说现房。现房指的是消费者在购买时已经通过交付标准的各项验收,可以正式入住的物业。简单来讲,就是你买了就能直接拿到钥匙,马上可以装修入住的房子。根据《商品房销售管理办法》规定,房地产开发企业应当在商品房交付使用时,向购买人提供《住宅质量保证书》和《住宅使用说明书》。这意味着现房的质量等方面有一定的保障,因为已经经过了相关部门的验收,消费者能直观地看到房屋的实际情况,包括户型结构、采光通风、房屋质量等,不用担心出现与宣传不符的情况。 接着是准现房。准现房是指房屋主体已基本完工,小区内的楼宇、配套设施等大致轮廓已初现,但还未完全达到交房标准的房屋。它介于期房和现房之间。虽然还不能马上入住,但离交房时间已经比较近了。购买准现房,消费者也能实地考察房屋的大致状况,比如楼间距、房屋朝向等。不过,准现房仍然存在一定风险,比如配套设施可能还未完全建设好,最终交房时可能与预期有差异。目前对于准现房并没有专门的法律条文进行明确界定,但它依然受房地产相关法律法规的约束,开发商同样要确保房屋质量符合要求。 最后是期房。期房是指房地产开发商从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开始至取得房地产权证大产证为止,所出售的商品房称为期房。也就是我们常说的买“图纸房”,消费者在购房时看到的只是楼盘的规划图、户型图等,房屋还在建设中。《城市房地产管理法》规定,商品房预售,应当符合下列条件:已交付全部土地使用权出让金,取得土地使用权证书;持有建设工程规划许可证;按提供预售的商品房计算,投入开发建设的资金达到工程建设总投资的百分之二十五以上,并已经确定施工进度和竣工交付日期;向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房产管理部门办理预售登记,取得商品房预售许可证明。购买期房的优点是价格相对现房可能会更优惠,选择余地也较大。但缺点是风险较高,比如可能出现开发商资金链断裂导致烂尾、房屋质量与宣传不符等问题。 综上所述,现房、准现房和期房各有优劣,消费者在购房时需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和需求,谨慎做出选择。同时,要密切关注房地产市场动态和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