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补充性法规是什么?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补充性法规这个词,不太理解它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补充性法规具体指的是什么,它在法律体系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能给我举个例子说明就更好了。
展开 view-more
  • #补充性法规
  • #法律体系
  • #主法补充
  • #立法法
  • #税收细则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补充性法规是在主法存在某些不足或者需要进一步细化、完善相关规定时,所制定的一类法规。简单来说,就是当主要的法律规定不够详细或者出现了一些没有涵盖到的情况时,补充性法规就会来‘打补丁’,让整个法律体系更加完整和有效。 从法律概念上理解,补充性法规具有辅助性和补充性的特点。它不会替代主法,而是在主法的基础上进行补充和完善。比如,主法可能只是对某个领域的基本框架和原则进行了规定,而补充性法规则会对具体的操作流程、实施标准等方面进行详细说明。 在我国的法律体系中,有很多关于补充性法规的体现。以税收领域为例,《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是主法,它规定了税收征收管理的基本原则和主要制度。而相关的税收实施细则就是补充性法规,这些细则会对税收征管过程中的具体问题,如纳税申报的方式、期限,税款征收的具体程序等进行详细规定,让税务机关和纳税人在实际操作中有更明确的指引。 另外,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不同层级的立法主体都可以制定补充性法规。行政法规可以对法律进行补充,地方性法规可以对上位法在本地区的实施进行补充。这些补充性法规在保障法律的有效实施、适应不同地区和不同领域的具体情况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总之,补充性法规是法律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通过对主法的补充和细化,使法律规定更加具体、明确,从而更好地调整社会关系,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