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职权立法?
我在学习法律知识的时候,看到了职权立法这个词,不太明白它是什么意思。我想了解一下职权立法具体的定义,它在实际的法律体系中是怎么体现的,和其他立法形式有什么不同,希望懂法律的朋友帮忙解释一下。
展开


职权立法是国家行政机关依据法律规定的行政立法权和立法程序,就职权范围内的事项进行的立法活动。简单来说,就是政府部门等行政机关,根据自身拥有的权力来制定相关的法规、规章等。 从法律依据上看,《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赋予了国务院及其各部门、省级和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一定的立法权。比如,国务院可以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各部门可以根据法律和国务院的行政法规、决定、命令,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规章。 职权立法具有自身的特点。一方面,它具有执行性。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往往是为了执行法律,把法律规定的内容进一步细化,使其更具可操作性。例如,为了执行《食品安全法》,相关部门可能会制定具体的食品安全管理规章。 另一方面,职权立法具有从属性。它不能与宪法、法律相抵触。如果行政机关制定的法规、规章与上位法冲突,那么这些法规、规章就可能会被撤销。 与授权立法不同,职权立法是行政机关基于自身的法定职权进行的立法活动,而授权立法是行政机关根据权力机关的特别授权进行的立法。比如,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就某些特定事项进行立法。 在职权立法的过程中,行政机关需要遵循法定的程序,广泛征求社会各界的意见,以保证立法的科学性和民主性。这样制定出来的法规、规章才能更好地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