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收征管法中的纳税人是什么?
我在做生意,最近涉及到交税的事儿,不太清楚税收征管法里说的纳税人到底是指哪些人。我想知道自己属不属于纳税人,也想了解一下纳税人具体有啥界定标准,这样以后交税心里也有数,免得稀里糊涂的。
展开


在税收征管领域,纳税人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概念。纳税人,通俗来讲,就是按照法律规定有义务向国家缴纳税款的单位和个人。也就是说,当某个单位或者个人发生了税法规定的应该纳税的行为或者取得了应纳税的收入时,就成为了纳税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管法》第四条明确规定,法律、行政法规规定负有纳税义务的单位和个人为纳税人。这里所说的单位,涵盖了各种企业,包括国有企业、集体企业、私营企业、股份制企业等,还包括行政单位、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以及其他组织。而个人则包括个体工商户以及自然人。 比如,一家企业从事生产经营活动,获得了利润,那么根据企业所得税法的规定,这家企业就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此时这家企业就是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再比如,一个人在公司上班取得了工资收入,当他的工资收入达到了个人所得税法规定的纳税标准时,他就成为了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纳税人的确定对于税收征管至关重要,它是税收法律关系中纳税主体的体现。纳税人必须依照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缴纳税款,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所以,了解自己是否属于纳税人以及属于哪种税的纳税人,对于每个单位和个人来说都非常必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