属于税收程序法的有哪些?


税收程序法主要是规定国家征税权行使程序和纳税人纳税义务履行程序的法律规范的总称,它重点关注的是税收征收管理的步骤、方式等程序方面的问题。以下为你介绍一些我国比较重要的税收程序法。 首先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它是我国税收程序法的核心。这部法律涵盖了税务管理、税款征收、税务检查和法律责任等内容。比如在税务登记方面,它规定了纳税人在设立、变更、注销等情况下,应按照规定的期限和程序向税务机关办理相应的登记手续。税款征收环节,明确了税务机关征收税款的方式和纳税人缴纳税款的期限、地点等。该法于1992年9月4日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七次会议通过,历经多次修订,最新修订是在2015年4月24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四次会议进行的。 其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发票管理办法》,发票在税收征管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它是记录经济活动的重要凭证。该办法对发票的印制、领购、开具、取得、保管、缴销等各个环节都作出了详细规定。比如规定了发票的开具必须按照规定的时限、顺序、栏目,全部联次一次性如实开具,并加盖发票专用章。它是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制定的,于1993年12月12日经国务院批准,1993年12月23日财政部令第6号发布,之后也进行了多次修订。 另外,还有《税务行政复议规则》,当纳税人、扣缴义务人等税务行政相对人对税务机关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不服时,可以依据该规则申请行政复议。它规定了申请复议的范围、条件、程序等内容,为税务行政相对人提供了一个救济途径,保障了他们的合法权益。该规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税收征收管理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实施条例》制定,于2010年2月10日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21号公布,2015年12月28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39号、2018年6月15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44号、2019年11月26日国家税务总局令第50号修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