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犯罪的入刑标准是什么
我在生活中发现有些企业的生产活动好像对环境造成了挺大破坏,我就想知道从法律角度来说,到底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些行为会被认定是环境犯罪然后入刑呢?主要想了解具体的入刑标准情况。
展开


环境犯罪入刑标准主要是指在环境保护领域中,何种行为会被认定为犯罪并受到刑事处罚。 从污染环境方面来看,依据《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关于公安机关管辖的刑事案件立案追诉标准的规定(一) 》第六十条,违反国家规定,排放、倾倒或者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或者其他有害物质,涉嫌下列情形之一的,应予立案追诉:在饮用水水源一级保护区、自然保护区核心区排放、倾倒、处置有放射性的废物、含传染病病原体的废物、有毒物质的;非法排放、倾倒、处置危险废物三吨以上的;排放、倾倒、处置含铅、汞、镉、铬、砷、铊、锑的污染物,超过国家或者地方污染物排放标准3倍以上的等等。通俗来讲,就是在一些特殊重要区域进行这类排放行为,或者排放危险废物达到一定量,又或者排放特定污染物超标达到规定倍数,就可能面临入刑。 从破坏自然资源方面而言,像非法采矿,破坏性采矿,造成矿产资源破坏的;非法采伐、毁坏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或者国家重点保护的植物制品的等行为,也会被纳入环境犯罪入刑范畴。比如在不允许开采的地方开采,把矿产资源弄得没法再正常开采利用,那就是破坏自然资源的犯罪行为。再比如随意砍伐国家重点保护植物,这也是要被追究刑事责任的。总之,环境犯罪入刑标准是为了严厉打击各类破坏环境的行为,从而保护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维护生态平衡和人类的可持续发展。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