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构成犯罪的具体要件究竟是什么呢?
在实际生活中,有时会遇到一些涉及销售窃照器材的情况,不太清楚怎样的行为会构成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想详细了解该罪名在主体、主观、客体以及客观方面具体有哪些构成要件,以便能准确判断相关行为的性质。
展开


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罪实际上是非法生产、销售间谍专用器材罪的一部分。其构成要件具体如下: **主体要件**:本罪的主体为一般主体。这意味着无论是自然人还是单位,只要实施了非法销售专用窃照器材的行为,都有可能构成本罪。这里的自然人需达到刑事责任年龄、具有刑事责任能力。 **主观要件**:本罪在主观方面只能由故意构成,过失不构成本罪。也就是说,行为人必须明知自己销售的是专用窃照器材,并且知道这种销售行为是非法的,仍然故意为之。至于是否以营利为目的,并不影响本罪的构成。 **客体要件**:本罪侵犯的客体是间谍专用器材的管理秩序。间谍专用器材是国家安全机关进行秘密侦察、联络等工作的重要工具,关乎国家安全利益以及公民隐私、企业商业秘密等。对这些器材的生产、配售、使用都有严格的管理规定,任何非法销售行为都会破坏这种管理秩序。 **客观要件**:本罪客观方面表现为非法销售窃听、窃照等专用间谍器材的行为。所谓非法,是指未经国家有关主管部门批准擅自销售,或者虽经批准但擅自超计划、超范围销售。专用间谍器材的生产、销售受到国家安全部门的严格控制,未经许可的销售行为即属于违法。 法律依据是《刑法》第二百八十三条规定:非法生产、销售专用间谍器材或者窃听、窃照专用器材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或者单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