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有哪些规定条文?
我前段时间遭遇了人身损害,现在想要进行伤残鉴定,但是不太清楚鉴定标准是怎样的,也不知道相关的规定条文有哪些。希望了解一下具体的内容,这样我心里也能有个底,知道自己的情况大概处于什么水平。
展开


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规定条文是处理人身损害赔偿纠纷等问题时非常重要的依据。下面为您详细介绍相关内容。 首先,目前在我国,人身损害伤残鉴定主要依据《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分级》。这个标准适用于人身损害致残程度等级鉴定,在交通事故、故意伤害等造成的人身损害案件中广泛应用。 该标准将人体损伤致残程度划分为十个等级,从一级(最为严重)到十级(相对较轻)。每一个等级都有详细的条款来界定。比如,颅脑、脊髓及周围神经损伤中,持续性植物生存状态被认定为一级伤残;精神障碍或者极重度智能减退,日常生活完全不能自理,也属于一级伤残。 在面部、耳廓损伤方面,容貌毁损(重度)属于二级伤残;面部条状瘢痕形成(宽度达0.3cm),累计长度达20.0cm,其中至少10.0cm位于面部中心区,属于六级伤残。 对于听器听力损伤,双耳听力障碍(≥91dB HL)为四级伤残;双耳听力障碍(≥56dB HL)则为八级伤残。 这些规定条文是专业的医学和法律专家根据大量的实践和研究制定出来的,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在进行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时,专业的鉴定机构会严格按照这些标准来进行评定。 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七十九条规定,侵害他人造成人身损害的,应当赔偿医疗费、护理费、交通费、营养费、住院伙食补助费等为治疗和康复支出的合理费用,以及因误工减少的收入。造成残疾的,还应当赔偿辅助器具费和残疾赔偿金。而伤残鉴定的结果直接影响到残疾赔偿金等赔偿项目的计算。所以,准确了解和适用人身损害伤残鉴定标准规定条文,对于维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至关重要。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