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底是指哪些行为呢?
我有点担心自己会不会有案底,但是不太清楚案底到底是指哪些行为产生的。之前我跟人发生过一点小冲突,不知道这种情况会不会留下案底,想了解下到底什么样的行为会被记录案底。
展开


案底,通常指的是犯罪记录,也就是一个人曾经触犯刑法并被法院判定有罪后所留下的记录。在法律领域,这一记录具有重要意义,它会伴随个人一生,对其生活和工作等诸多方面可能产生一定影响。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经过人民法院依法判决有罪的案件,才会留下案底。例如,某人实施了盗窃行为,盗窃数额达到了当地规定的盗窃罪立案标准,并且最终被法院以盗窃罪判处刑罚,那么这个人就会有案底。 不过,需要注意的是,并不是所有的违法或者被采取强制措施的行为都会留下案底。比如,在治安管理领域,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像一般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未达到刑事犯罪标准)、轻微的盗窃(数额未达到盗窃罪立案标准)等,会受到行政处罚,如警告、罚款、行政拘留等,但这些不会留下刑事案底。还有,在司法程序中,如果只是被公安机关传唤、拘传、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而最终没有被法院判决有罪,也不会有案底。 此外,对于未成年人犯罪,我国法律有特别的保护规定。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教育、感化和挽救的方针。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