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案底是指什么情况?
我不太清楚有案底到底意味着什么。之前听人说过这个词,但一直没弄明白。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有案底具体是指哪种情况,是所有违法都会有案底,还是只有犯罪才有,有案底会有什么影响呢?
展开


在法律语境中,“有案底”通常是指个人有违法犯罪的记录。这些记录会被相关司法机关或行政机关保存下来,成为个人历史的一部分。 案底主要分为违法记录和犯罪记录两种。违法记录是指违反了行政管理方面的法律法规,但尚未构成犯罪的情况。比如,违反《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的行为,像一般的打架斗殴(情节较轻,不构成犯罪)、盗窃少量财物(未达到盗窃罪的立案标准)等。这种违法记录一般由公安机关保存,主要是为了行政管理和社会治安防控的需要。 犯罪记录则是更为严重的情况,是指触犯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被法院判定有罪的记录。例如,犯有抢劫罪、诈骗罪、贪污罪等。一旦被认定有罪,犯罪记录会被永久保存,并且在很多方面都会对个人产生较大影响。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八十六条规定,犯罪的时候不满十八周岁,被判处五年有期徒刑以下刑罚的,应当对相关犯罪记录予以封存。犯罪记录被封存的,不得向任何单位和个人提供,但司法机关为办案需要或者有关单位根据国家规定进行查询的除外。依法进行查询的单位,应当对被封存的犯罪记录的情况予以保密。这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犯罪记录的特殊保护。 而对于违法记录,虽然法律没有像犯罪记录那样有统一的明确规定,但一般来说,其用途主要用于公安机关内部的管理和统计等工作。有案底可能会在就业、入伍、出国等方面对个人产生一定的限制和影响。比如,一些特殊职业,如公务员、司法人员、教师等,在招录过程中会对候选人的案底情况进行严格审查。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