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estion-icon 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是什么?

我对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模式、体系啥的不太清楚。平时偶尔会接触一些法律方面的事儿,但民法典内容太多了,想知道它整体是采用了什么样的结构、原则之类的,这样能让我对民法典有个更清晰的框架认识,希望能有人给讲讲。
展开 view-more
  • #民法典
  • #七编制
  • #民商合一
  • #立法结构
  • #法律体系
answer-icon 共1位律师解答

我国《民法典》采用的是“七编制”的立法结构和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下面为您详细介绍: ### “七编制”立法结构 《民法典》分为总则、物权、合同、人格权、婚姻家庭、继承、侵权责任七编,此外还有附则。这种结构是在总结我国民事立法和司法实践经验基础上,借鉴了大陆法系法典编纂的有益成果而确定的。 - **总则编**:规定民事活动必须遵循的基本原则和一般性规则,统领民法典各分编。例如,它规定了民事主体制度、民事法律行为和代理制度、诉讼时效制度等,这些都是整个民事法律体系的基础。依据《民法典》第一条,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总则编就是围绕这些目的来构建基本规则的。 - **物权编**:调整因物的归属和利用而产生的民事关系。简单来说,就是规定了我们对各种物品(如房屋、汽车等)的权利,包括所有权、用益物权和担保物权等。比如,《民法典》第二百零七条规定,国家、集体、私人的物权和其他权利人的物权受法律平等保护,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侵犯。这就明确了物权的平等保护原则。 - **合同编**:主要规范合同的订立、效力、履行、变更、转让、终止等行为。合同在我们日常生活中非常常见,比如买卖东西、租房等都会涉及合同。《民法典》合同编为合同当事人提供了明确的行为准则,保障合同的顺利履行。例如,根据第五百七十七条规定,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者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约定的,应当承担继续履行、采取补救措施或者赔偿损失等违约责任。 - **人格权编**:这是我国民法典的一大创新,它专门对人格权进行了集中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对其特定的人格利益享有的权利,包括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民法典》第九百九十条规定,人格权是民事主体享有的生命权、身体权、健康权、姓名权、名称权、肖像权、名誉权、荣誉权、隐私权等权利。这一编的设立,加强了对人格权的保护,体现了对人的尊严和价值的尊重。 - **婚姻家庭编**:调整因婚姻家庭产生的民事关系,规定了结婚、家庭关系、离婚、收养等制度。它保障了婚姻家庭的稳定和和谐,维护了家庭成员的合法权益。例如,第一千零七十七条规定了离婚冷静期制度,自婚姻登记机关收到离婚登记申请并向当事人发放《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之日起三十日内,任何一方不愿意离婚的,可以持本人有效身份证件和《离婚登记申请受理回执单》,向受理离婚登记申请的婚姻登记机关撤回离婚登记申请,并亲自填写《撤回离婚登记申请书》。 - **继承编**:规定了自然人死亡后遗产继承的规则,包括法定继承、遗嘱继承、遗赠和遗赠扶养协议等制度。它确保了公民的财产在其死后能够按照合理的方式进行分配。比如,《民法典》第一千一百二十七条规定了法定继承人的范围和顺序,第一顺序继承人包括配偶、子女、父母;第二顺序继承人包括兄弟姐妹、祖父母、外祖父母。 - **侵权责任编**:主要解决民事主体的权益受到侵害时的救济问题。当他人的行为侵犯了我们的合法权益,我们可以依据侵权责任编要求侵权人承担相应的责任。例如,第一千二百零八条规定,机动车发生交通事故造成损害的,依照道路交通安全法律和本法的有关规定承担赔偿责任。 ### 民商合一的立法模式 民商合一模式是指将传统商法的内容纳入民法典之中,不另行制定独立的商法典。在我国市场经济发展过程中,民事和商事活动联系日益紧密,民商合一的模式更符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民法典》中,既包含了传统民事法律的内容,也涵盖了一些商事法律的规则。比如,合同编中规定的买卖合同、租赁合同等,既适用于普通的民事交易,也适用于商事交易。这种模式避免了法律体系的重复和矛盾,提高了法律的适用效率,更好地适应了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avatar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suggest-qr
mobile-suggestion
qr why
mobile-cta-laywer cta-laywer
免费法律咨询 3423名律师在线 3分钟快速回复
立即联系立即拨打立即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