逃避海关关税会定什么罪?


逃避海关关税的行为在法律上可能涉及多个罪名,以下为您详细介绍: 首先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这是逃避海关关税时最常见的罪名。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走私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的,根据情节轻重,分别依照下列规定处罚:(一)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较大或者一年内曾因走私被给予二次行政处罚后又走私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二)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巨大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三)走私货物、物品偷逃应缴税额特别巨大或者有其他特别严重情节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无期徒刑,并处偷逃应缴税额一倍以上五倍以下罚金或者没收财产。这里所说的“本法第一百五十一条、第一百五十二条、第三百四十七条规定以外的货物、物品”,主要指的就是普通的货物和物品,也就是除了武器、弹药、假币、文物等特定物品之外的货物。比如,通过伪报、瞒报、伪装等手段,故意低报货物价格,从而少缴关税,就可能构成此罪。 其次,如果是单位实施了逃避海关关税的行为,同样会构成犯罪。根据法律规定,单位犯走私普通货物、物品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十年以上有期徒刑。 另外,逃避海关关税的行为可能还会涉及其他违法行为。例如,为了逃避关税而伪造、变造、买卖海关单证等,可能会触犯伪造、变造、买卖国家机关公文、证件、印章罪。《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二百八十条规定,伪造、变造、买卖或者盗窃、抢夺、毁灭国家机关的公文、证件、印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管制或者剥夺政治权利,并处罚金;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 总之,逃避海关关税是一种严重的违法行为,不仅会损害国家的税收利益,也会破坏正常的进出口秩序。无论是个人还是单位,都应当遵守海关法律法规,依法缴纳关税。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