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案后说是民事案件意味着什么?
我去法院立案,法院受理之后告诉我这是民事案件。我不太懂这代表什么,这种情况和其他类型的案件有啥区别呢?之后的流程是怎样的?我该做些什么准备?
展开


当立案后被告知是民事案件,这意味着该案件属于平等主体之间因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产生的纠纷,比如合同纠纷、侵权纠纷等。 民事案件和刑事案件、行政案件有明显区别。刑事案件是指犯罪嫌疑人的行为触犯了刑法,国家会对其进行刑事处罚;行政案件则是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和行政机关工作人员的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而提起的诉讼。而民事案件主要解决的是平等主体之间的权利义务争议。 在法律依据方面,《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对民事案件的审理程序等做了详细规定。立案后,接下来会有一系列的程序。首先是送达诉讼文书,法院会将起诉状副本等送达给被告,被告需要在规定时间内提出答辩状。然后是审理前的准备阶段,法院可能会组织证据交换等。之后就进入正式的审理阶段,一般包括开庭审理、法庭调查、法庭辩论等环节。 对于当事人来说,要做好充分的准备。比如收集与案件相关的证据,像合同、聊天记录、证人证言等。同时,要按时参加庭审,如果无法亲自参加,可以委托诉讼代理人。在庭审过程中,要遵守法庭纪律,如实陈述事实,积极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如果对一审判决不服,还可以在规定时间内提起上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