违法事实确凿且有法定依据意味着什么?
我遇到个事儿,有人说对方违法事实确凿,还有法定依据。我不太明白这到底咋回事,这‘违法事实确凿’和‘有法定依据’是啥意思?有啥用?对判定违法有啥影响?能不能给详细说说。
展开


在法律领域,“违法事实确凿”和“有法定依据”是两个重要的概念,它们对于判定违法行为起着关键作用。 “违法事实确凿”指的是违法行为的情况非常清晰、明确,不存在模糊不清或者有争议的地方。简单来说,就是能够清楚地知道某人确实做了违反法律的事情,而且有足够的证据来证明这一点。比如,在交通执法中,有清晰的监控视频显示司机闯红灯,这就是一个违法事实确凿的例子。这种清晰明确的事实是进行法律判定和处理的基础。 “有法定依据”则是指对于该违法行为,有明确的法律条文规定其属于违法,并规定了相应的处罚措施。法律依据就像是一把尺子,用来衡量行为是否违法以及应该受到怎样的处罚。我国的《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三条规定,违法事实确凿并有法定依据,对公民处以二百元以下、对法人或者其他组织处以三千元以下罚款或者警告的行政处罚的,可以当场作出行政处罚决定。这表明在符合一定条件下,当违法事实清楚且有法律依据时,执法人员可以当场进行处罚。 当同时满足“违法事实确凿”和“有法定依据”这两个条件时,执法机关就可以依据法律规定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这既保证了法律的公正执行,也保障了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因为只有在有明确事实和法律依据的情况下进行处罚,才是合理合法的,被处罚的人也更容易接受处罚结果。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