帮信罪刑拘后家属要做什么?


当家人因帮信罪被刑拘后,家属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应对: 首先,要冷静核实信息真伪。按照法律规定,侦查机关在拘留犯罪嫌疑人后,应当在24小时内通知其家属。要是没收到刑拘通知书,家属可以直接向办案机关询问罪名、承办警官以及联系电话等情况 ,千万别轻信一些不明来源的消息,以防被骗。 其次,明确拘留类型。刑拘是因为涉嫌刑事犯罪,和行政拘留、司法拘留有很大区别,而且刑拘很可能面临判刑,一般会在37天内提请批准逮捕,所以家属要尽早重视起来。 再者,确定关押地点。可以通过刑拘通知书上记载的看守所来确定;要是没收到通知书,那就直接向办案机关询问。刑拘通知书上通常会写明涉嫌的罪名、办案机关、人员以及联系电话等信息。 另外,在生活方面,家属可以去看守所给犯罪嫌疑人存点钱。刚进看守所的人会比较难受,里面的伙食也一般,看守所内有超市,虽然价格稍贵,但可以用存的钱买点食品改善生活,剩余的钱离开时看守所会退给犯罪嫌疑人。如果犯罪嫌疑人近视在500度以上,还能配送一幅符合要求的近视眼镜,镜框必须全部是塑胶,镜片是树脂,不能有任何金属,连固定镜架的螺丝钉也得是塑胶钉。看守所的对外服务窗口核对度数后会收下眼镜,然后让律师会见时告诉犯罪嫌疑人,让管教帮忙领取。 最重要的是,家属要尽快聘请律师。在判决未生效前,家属不能会见犯罪嫌疑人,只有律师可以。律师作为法律专业人士,在处理案件以及和公检法沟通方面都比家属专业得多。律师可以进入看守所了解犯罪嫌疑人是否被刑讯逼供、是否被同监所犯人欺负或虐待,为其提供法律咨询与帮助,了解涉案罪名与案件相关情况,反馈家人的挂念,还能代为取保候审、申诉或控告等。 法律依据方面,《刑事诉讼法》第三十四条规定,犯罪嫌疑人自被侦查机关第一次讯问或者采取强制措施之日起,有权委托辩护人;在侦查期间,只能委托律师作为辩护人。 同时,家属要注意,不要盲目听信他人“有关系、能捞人”等许诺,一旦轻信,不仅可能浪费钱财,还可能触犯法律。而且刑事案件有固定的处理流程,家属要做好打持久战的经济、时间和思想准备,跟着公检法的步骤走。 相关概念: 帮信罪: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行为。 刑拘:刑事拘留的简称,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