拖欠了银行16万没还会有什么后果?


如果拖欠了银行16万没还,可能会产生以下一系列后果: 首先是经济方面的损失。银行会收取罚息,信用贷款出现逾期,贷款利率会上浮作为每天的罚息。要是信用卡欠款,在免息还款期内没还上,所有费用不再享受免息待遇,循环日息高达万分之五,也就是年利率达到18%。随着时间推移,欠款会不断增加,还款压力越来越大。 在信用记录上,会产生不良信用记录。个人信用信息基础数据库全国联网,一旦留下不良记录,之后想办信用卡、贷款等金融业务,银行或其他贷款机构在审核时,看到征信记录有问题,可能会要求提供抵押、担保,降低贷款额度、提高贷款利率,甚至直接拒绝贷款申请。 从法律程序来看,若超过3个月仍未缴款,银行会依法催收到期贷款。按照借款合同和担保合同(抵押或质押合同)约定,向法院起诉。法院会采取财产保全等措施,比如冻结贷款人以及贷款担保人所有银行账户存款,查封已抵质押的财产。判决下来后,会依法强制执行财产,用来清偿银行贷款损失,包括贷款本金、利息、逾期利息、罚息,以及诉讼费用、处置抵押(质押物)物变现时产生的相关费用等。 若有能力却拒不执行生效法律文书,还会受到法律制裁。如果是信用卡欠款,逾期三个月可能被视为恶意透支,若提前与银行沟通好,证明自己还款能力和计划,一般不会面临刑事责任;但法院判决后仍不归还,依据《刑法》处理,情节严重可能面临坐牢、罚款,情节特别严重的,会面临三到七年有期徒刑并交罚金 。 相关法律依据:《民法典》第六百七十六条规定,借款人未按照约定的期限返还借款的,应当按照约定或者国家有关规定支付逾期利息;《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一十九条规定,起诉必须符合一定条件,像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等;《刑法》对于恶意透支等拒不执行法律文书的行为也有相应惩处规定。 相关概念: 罚息:是指借款人没有在银行的规定时间内还款造成逾期,银行对逾期的本金收取的利息。 不良信用记录:是个人信用报告中的负面信息,反映个人在信用活动中的违约行为。 财产保全:是指人民法院在利害关系人起诉前或者当事人起诉后,为保障将来的生效判决能够得到执行或者避免财产遭受损失,对当事人的财产或者争议的标的物,采取限制当事人处分的强制措施。 恶意透支:是指持卡人以非法占有为目的,超过规定限额或者规定期限透支,并且经发卡银行两次催收后超过三个月仍不归还的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