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中,如果被告人不赔偿该怎么办?


当遇到刑事附带民事赔偿中被告人不赔偿的情况,可以参考以下应对方法: 首先,如果是被告人有能力赔偿却隐瞒财产,原告可以向法院申请对被告财产进行调查。一旦查实其拥有相关资产,便可请求法院采取强制措施以确保赔偿责任得以履行。根据《民事诉讼法》相关规定,人民法院强制执行的方法和手段包括查询、冻结、划拨被申请执行人的存款。查询是指向银行等单位调查被申请人存款情况;冻结是对被申请执行人存款采取不准提取或转移的强制措施。 其次,申请法院扣留、提取被申请执行人的收入。《民事诉讼法》第243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人民法院有权扣留、提取被执行人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收入,但应当保留执行人及其所扶养家属的生活必需费用。扣留是临时性措施,将收入暂扣在原单位,促使其在限定期限内履行义务,超过期限仍不履行的即可提取该项收入交付申请执行人。 再者,申请法院查封、扣押、拍卖、变卖被申请执行人的财产。被申请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义务,人民法院有权对其应当履行义务部分的财产进行查封、扣押、拍卖、变卖。查封是对相关财产贴上封条,就地封存,不准任何人转移和处理的临时性执行措施。 另外,申请法院搜查被申请执行人隐匿的财产。如果被申请执行人不仅逾期不履行义务,还转移财产、拒不交待真实财产状况,依据《民事诉讼法》第248条规定,人民法院有权发出搜查令,对被执行人及其住所或者财产隐匿地进行搜查。 此外,申请法院强制被申请执行人交付法律文书指定交付的财物或者单据。若被申请执行人不愿当面交付,可先交给执行人员再转交;对当事人以外的公民个人或有关单位持有相关财物或票证的,法院可要求其交出,拒不交出的依法强制执行并予以罚款等。 如果被告确实因经济原因无法全额赔偿,可以按照相应法规与原告进行协商,就赔偿款项达成分期清偿的协议。若被告没有劳动能力、生产困难的,法院可能会终结赔偿案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