判决书下来罚金没交会怎么样?


当判决书下来后,里面所确定的罚金是必须要缴纳的。罚金是人民法院判处犯罪人向国家缴纳一定数额金钱的刑罚方法,它属于附加刑的一种。从法律层面来讲,《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五十三条明确规定,罚金在判决指定的期限内一次或者分期缴纳。期满不缴纳的,强制缴纳。对于不能全部缴纳罚金的,人民法院在任何时候发现被执行人有可以执行的财产,应当随时追缴。如果由于遭遇不能抗拒的灾祸等原因缴纳确实有困难的,经人民法院裁定,可以延期缴纳、酌情减少或者免除。 要是罚金没交,首先面临的就是法院的强制执行。法院有权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被执行人的银行存款。打个比方,如果您在银行有存款,法院可以直接通知银行将您账户里的钱划扣用于缴纳罚金。法院还可以查封、扣押、拍卖您名下的其他财产,像车辆、房产等,通过拍卖所得款项来抵缴罚金。 此外,罚金不缴纳还会对个人信用产生不良影响。在如今信用体系日益完善的社会,不良的司法记录会进入个人的信用档案。这会在很多方面给您带来不便,比如在申请贷款时,银行会查看您的信用记录,一旦发现有未缴纳罚金的情况,可能会拒绝您的贷款申请。在求职过程中,一些单位也会对求职者的信用状况进行审查,有不良信用记录可能会影响您的就业机会。 更为严重的是,如果有能力缴纳却故意不缴纳罚金,可能会被认定为拒不执行判决、裁定罪。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所以,当判决书下来确定了罚金数额后,一定要按照规定及时缴纳,避免给自己带来不必要的法律风险和生活困扰。如果确实存在缴纳困难的情况,要及时向法院说明并申请延期缴纳、减少或者免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