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赔钱但没钱赔怎么办?


当遇到法律规定需要赔钱却没钱赔的情况,以下是一些处理方式和相关法律依据。 首先,如果确实暂时没有赔偿能力,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条规定,被执行人未按执行通知履行法律文书确定的义务,应当报告当前以及收到执行通知之日前一年的财产情况。被执行人拒绝报告或者虚假报告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情节轻重对被执行人或者其法定代理人、有关单位的主要负责人或者直接责任人员予以罚款、拘留。所以,这时你要主动向法院报告自己的财产状况,如实说明自己暂时无法赔偿的情况。 法院会根据你的实际情况进行审查。如果经过核实,你确实是暂时没有赔偿能力,法院一般会裁定中止执行。等到你有财产可供执行时,再恢复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六十三条规定,有下列情形之一的,人民法院应当裁定中止执行:(五)人民法院认为应当中止执行的其他情形。中止的情形消失后,恢复执行。 此外,你也可以与申请执行人协商,达成执行和解协议。双方可以约定分期赔偿的方式,在你有能力的情况下逐步偿还赔偿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二百三十七条规定,在执行中,双方当事人自行和解达成协议的,执行员应当将协议内容记入笔录,由双方当事人签名或者盖章。申请执行人因受欺诈、胁迫与被执行人达成和解协议,或者当事人不履行和解协议的,人民法院可以根据当事人的申请,恢复对原生效法律文书的执行。 但是,如果明明有能力却拒不赔偿,法院可以采取多种强制执行措施。比如查询、冻结、划拨你的银行存款,查封、扣押、拍卖你的财产等。情节严重的,还可能会对你进行罚款、拘留。构成犯罪的,将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一十三条规定,对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有能力执行而拒不执行,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罚金;情节特别严重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并处罚金。单位犯前款罪的,对单位判处罚金,并对其直接负责的主管人员和其他直接责任人员,依照前款的规定处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