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病不能被刑事拘留?


在探讨什么病不能被刑事拘留之前,我们需要先明确刑事拘留的基本概念。刑事拘留是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在侦查过程中,遇到法定的紧急情况时,对于现行犯或者重大嫌疑分子所采取的临时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强制方法。 不过,出于人道主义和保障犯罪嫌疑人基本人权的考虑,对于患有某些严重疾病的犯罪嫌疑人,可能不会进行刑事拘留。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看守所条例》第十条规定,看守所对下列两种患有疾病的犯罪嫌疑人不予收押,这也就意味着通常不会对其进行刑事拘留。一是患有精神病或者急性传染病的;二是患有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但是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的除外。 这里我们详细解释一下相关疾病情况。精神病是指严重的心理障碍,患者的认识、情感、意志、动作行为等心理活动均可出现持久的明显的异常。比如精神分裂症患者,他们可能无法控制自己的行为和意识,这样的人在看守所内难以管理,且可能会对自身或他人造成伤害,所以通常不予收押。 急性传染病,像新冠肺炎、霍乱、鼠疫等,这些疾病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一旦在看守所内传播,会对其他人员的健康造成严重威胁,因此也不会被收押进行刑事拘留。 对于“其他严重疾病,在羁押中可能发生生命危险或者生活不能自理的”,这是一个相对宽泛的概念。例如严重的心脏病、晚期癌症、严重的高血压伴有并发症等。以严重心脏病为例,如果犯罪嫌疑人有严重的冠心病,随时可能发生心肌梗死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在看守所内可能无法得到及时有效的救治,那么就可能不适合刑事拘留。但如果犯罪嫌疑人罪大恶极,不羁押对社会有危险性,即便患有严重疾病,也可能会被采取必要的羁押措施,同时会在医疗方面采取相应的保障措施。 当涉及到是否因为疾病而不进行刑事拘留时,通常会由专业的医生进行诊断和评估。他们会根据相关的医学标准和实际情况,出具专业的医学意见,作为司法机关决定是否对犯罪嫌疑人进行刑事拘留的重要参考。司法机关会综合考虑案件情况、犯罪嫌疑人的疾病状况等多方面因素,做出公正合理的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