仲裁是什么意思?
我最近和别人有一些经济纠纷,朋友建议我去申请仲裁解决,但我根本不知道仲裁是什么。我想了解仲裁到底是什么意思,它和打官司有啥区别,适用于哪些情况呢?
展开


仲裁是一种解决争议的方式,当平等主体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时,双方可以根据事先或事后达成的仲裁协议,将纠纷提交给中立的第三方(仲裁机构)进行裁决。 通俗来讲,仲裁就像是请一个大家都信任的“裁判”来对纠纷进行评判。和打官司不同,打官司是向法院提起诉讼,由法院进行审理和判决;而仲裁则是由专门的仲裁机构按照一定的规则来处理。仲裁具有自愿性,即是否选择仲裁需要双方自愿达成仲裁协议。一旦达成协议,就意味着双方愿意接受仲裁结果的约束。 从法律依据来看,《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是规范仲裁活动的基本法律。该法规定,仲裁实行一裁终局的制度。裁决作出后,当事人就同一纠纷再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起诉的,仲裁委员会或者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这体现了仲裁的高效性,避免了纠纷的久拖不决。 仲裁适用于多种领域,比如在商业合同中,买卖双方可能会在合同中约定如果发生纠纷通过仲裁解决。此外,一些知识产权、房地产等领域的纠纷也经常通过仲裁来处理。但需要注意的是,婚姻、收养、监护、扶养、继承纠纷以及依法应当由行政机关处理的行政争议不能仲裁。 仲裁的程序相对灵活,当事人可以选择仲裁员,并且仲裁过程一般不公开进行,这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当事人可以充分陈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提供证据。仲裁庭会根据事实和法律作出公正的裁决。 总的来说,仲裁是一种高效、灵活、保密的纠纷解决方式,对于很多纠纷的解决具有重要意义。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