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受贿罪,受贿罪有什么基本特征?


受贿罪是一种严重的违法犯罪行为,下面我们来详细了解一下它的定义和基本特征。 首先,什么是受贿罪呢?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三百八十五条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利用职务上的便利,索取他人财物的,或者非法收受他人财物,为他人谋取利益的,是受贿罪。通俗来讲,就是国家工作人员依靠自己手中的权力,主动向别人要钱,或者接受别人送的钱,并且帮别人办事,这种行为就构成了受贿罪。这里的国家工作人员,包括在国家机关中从事公务的人员,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人民团体中从事公务的人员,以及国家机关、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委派到非国有公司、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从事公务的人员,其他依照法律从事公务的人员。 接下来,我们看看受贿罪的基本特征。 第一个特征是主体的特定性。受贿罪的主体必须是国家工作人员,这是受贿罪区别于其他受贿类犯罪的重要特征。不是国家工作人员实施的收受财物的行为,一般不构成受贿罪。例如普通的企业员工收受贿赂,可能构成非国家工作人员受贿罪。 第二个特征是利用职务便利。国家工作人员必须是利用自己职务上的便利来索取或收受财物。所谓职务便利,是指利用本人职务范围内的权力,即自己职务上主管、负责或者承办某项公共事务的职权及其所形成的便利条件。比如,一个负责项目审批的官员,利用审批项目的权力,收受申请人的财物,这就是典型的利用职务便利。 第三个特征是具有索取或收受财物的行为。索取财物是指国家工作人员主动向他人索要财物,这种行为的主观恶性相对较大。收受财物则是指被动接受他人送的财物。无论哪种方式,只要有收受财物的事实,就可能构成受贿罪。 第四个特征是为他人谋取利益。这里的为他人谋取利益,包括承诺、实施和实现三个阶段的行为。只要具有其中一个阶段的行为,就具备了为他人谋取利益的要件。比如,官员只是承诺帮别人办事,还没实际去做,或者正在实施办事的行为,又或者已经把事情办成了,这些情况都符合为他人谋取利益的特征。 另外,根据刑法规定,国家工作人员在经济往来中,违反国家规定,收受各种名义的回扣、手续费,归个人所有的,也以受贿罪论处。 总之,受贿罪是一种严重损害国家机关正常管理活动和国家工作人员职务行为廉洁性的犯罪行为。了解受贿罪的定义和基本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地遵守法律,维护社会的公平正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