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业的财务目标的综合表达是什么?


企业的财务目标是企业进行财务管理活动所希望达到的目的,它是评价企业财务活动是否合理有效的标准,也是企业财务管理工作的定向机制、出发点和归宿。以下为您详细介绍企业财务目标综合表达的主要观点: 利润最大化是较为传统的一种表达。它简单来说,就是企业通过合理经营,在一定时期内尽可能多地创造利润。这一目标的优点是直观易懂,利润是企业经济效益的重要体现,利润越多说明企业为社会创造的财富越多。从法律角度看,我国《公司法》等相关法律法规鼓励企业通过合法经营追求利润,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和社会财富的增加。然而,利润最大化也存在一些缺陷。它没有考虑利润实现的时间,没有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也没有考虑风险问题,可能导致企业为了追求高利润而忽视风险;同时,利润最大化可能会使企业的决策带有短期行为倾向,只顾眼前利益而忽视企业的长远发展。 股东财富最大化是指通过财务上的合理经营,为股东带来最多的财富。在股份制企业中,股东财富由其所拥有的股票数量和股票市场价格两方面决定。在股票数量一定时,当股票价格达到最高,股东财富也就达到最大。这一目标考虑了风险因素,因为股票价格会受到企业风险大小的影响;也考虑了资金的时间价值,股票价格会对未来的现金流量进行折现反映。我国相关法律保护股东的合法权益,《公司法》规定股东享有资产收益等权利,股东财富最大化目标与法律保护股东权益的精神相契合。但该目标也有一定局限性,它只适用于上市公司,对非上市公司难以适用;并且容易使企业忽略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 企业价值最大化是指通过企业财务上的合理经营,采用最优的财务政策,充分考虑资金的时间价值和风险与报酬的关系,在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的基础上,使企业总价值达到最大。企业价值包括了企业潜在的或预期的获利能力,它不仅仅关注股东的利益,还考虑了债权人、员工、供应商等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从法律层面来看,企业在经营过程中需要遵守各种法律法规,保障各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符合这种多方面利益平衡的要求。不过,企业价值最大化目标的计量比较困难,因为企业价值的评估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难以准确衡量。 相关法律条文虽然没有直接对企业财务目标进行明确规定,但《公司法》《合同法》《税法》等一系列法律法规为企业财务活动提供了基本的规范和准则。企业在确定和实现财务目标的过程中,必须遵守这些法律法规,确保财务活动的合法性和合规性。例如,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时,不能通过偷税漏税等违法手段来增加利润;在进行投资决策以实现股东财富或企业价值最大化时,要遵守相关的证券法规和合同法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