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叫刑事抗诉?


刑事抗诉是指人民检察院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判决、裁定,认为确有错误时,依法向人民法院提出重新审理要求的诉讼活动。这是法律赋予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行使的一项法律监督权。下面为你详细介绍: 首先,从抗诉的主体来看,只有人民检察院才有权力提出刑事抗诉。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的法律监督机关,承担着监督法律正确实施的重要职责。当发现人民法院的判决、裁定存在错误时,检察院就会启动抗诉程序。 其次,抗诉分为两种情况。第一种是二审抗诉,即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时,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二十八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检察院认为本级人民法院第一审的判决、裁定确有错误的时候,应当向上一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比如,法院在认定犯罪事实方面存在错误,将有罪判无罪,或者在适用法律上出现偏差,量刑明显不当等情况,检察院就可以提出二审抗诉。 第二种是再审抗诉,即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刑事诉讼法》第二百五十四条规定,最高人民检察院对各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上级人民检察院对下级人民法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和裁定,如果发现确有错误,有权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向同级人民法院提出抗诉。这主要是针对已经生效的判决、裁定,防止冤假错案的发生,保障司法的公正性和权威性。 刑事抗诉的意义重大。它可以纠正法院错误的判决、裁定,维护法律的正确实施。同时,也能保障当事人的合法权益,避免当事人受到不公正的判决。通过抗诉,还可以促进司法机关严格依法办事,提高司法质量和效率。总之,刑事抗诉是司法体系中重要的监督机制,对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