递延所得税是根据什么计算的?
我在处理公司税务时,遇到了递延所得税的计算问题。不太清楚它到底依据什么来算,我知道它和一般的所得税计算好像不太一样,但具体的计算依据和方法一头雾水,希望能了解清楚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依据和相关要点。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递延所得税是会计上的一个概念,它主要是因为会计处理和税法规定在收入、费用确认时间和范围上存在差异而产生的。简单来说,就是会计上算出来要交的税和税法规定要交的税不一样,这个差异就通过递延所得税来调整。
要理解递延所得税的计算依据,首先得明白两个关键概念:暂时性差异和所得税税率。暂时性差异是指资产或负债的账面价值与其计税基础之间的差额。账面价值就是会计上记录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而计税基础是按照税法规定确定的资产或负债的金额。暂时性差异又分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和可抵扣暂时性差异。
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应税金额的暂时性差异。简单说,就是现在会计上没交税,但以后税法规定要交税的情况。可抵扣暂时性差异则相反,是指在确定未来收回资产或清偿负债期间的应纳税所得额时,将导致产生可抵扣金额的暂时性差异,也就是现在税法上多交了税,以后可以少交。
计算递延所得税时,就用暂时性差异乘以适用的所得税税率。对于应纳税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后得到递延所得税负债;对于可抵扣暂时性差异,乘以税率后得到递延所得税资产。公式如下:
递延所得税负债=应纳税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
递延所得税资产=可抵扣暂时性差异×所得税税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