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秒必争的除斥期间是怎样的?
我最近在处理一些法律事务时,听说了除斥期间这个概念,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我想知道除斥期间具体是怎么规定的,有哪些情况会涉及到,它和诉讼时效有什么区别,希望能得到详细解答。
展开


除斥期间是一个重要的法律概念。简单来说,除斥期间是指法律规定某种民事实体权利存在的期间。权利人在此期间内不行使相应的民事权利,则在该法定期间届满时导致该民事权利的消灭。 比如,在一些可撤销合同中,当事人行使撤销权就有除斥期间的限制。一旦超过这个期间,撤销权就会消灭,当事人就不能再以这个理由撤销合同了。 除斥期间具有如下特点。首先,它是法定的。除斥期间是由法律直接规定的,当事人不能自行约定改变。这是为了维护法律关系的稳定性和确定性。就像法律已经为权利的行使划定了一个明确的“时间框”,大家都要在这个框内行事。 其次,除斥期间是不变期间。它不像诉讼时效那样可能会因为一些法定事由而中断、中止或延长。一旦开始计算,就会按照法律规定的时间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期满。 在我国,有不少法律都涉及到了除斥期间。《民法典》规定,受胁迫结婚的,受胁迫的一方可以向人民法院请求撤销婚姻。请求撤销婚姻的,应当自胁迫行为终止之日起一年内提出。这里的“一年”就是除斥期间,如果受胁迫方超过一年没有行使撤销权,那么这个撤销婚姻的权利就消灭了。 除斥期间和诉讼时效虽然都和时间有关,但它们有明显的区别。诉讼时效主要适用于请求权,目的是督促权利人及时行使权利,超过诉讼时效,只是丧失了胜诉权,但实体权利本身并不消灭。而除斥期间适用于形成权,超过除斥期间,实体权利就直接消灭了。 了解除斥期间对于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处理各种法律事务非常重要。它提醒我们要及时行使自己的权利,否则可能会因为错过时间而失去这些权利。所以,当我们遇到涉及权利行使的情况时,一定要关注是否有除斥期间的规定,避免因为疏忽而遭受不必要的损失。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