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上的追诉是什么意思?
我在看一些法律新闻的时候,经常会看到‘追诉’这个词,但是一直不太明白它到底是什么意思。我想知道在法律层面上,追诉具体指的是什么,它是怎么运作的,能给我举些例子说明就更好了。
张凯执业律师
已帮助 867 人解决法律问题
在法律领域,追诉是指司法机关依照法定程序,对犯罪嫌疑人追究刑事责任的活动。简单来说,就是当有人涉嫌犯罪后,司法机关要通过一系列的程序,让犯罪嫌疑人承担相应的法律后果。
追诉有着明确的法律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七条规定,犯罪经过下列期限不再追诉:法定最高刑为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经过五年;法定最高刑为五年以上不满十年有期徒刑的,经过十年;法定最高刑为十年以上有期徒刑的,经过十五年;法定最高刑为无期徒刑、死刑的,经过二十年。如果二十年以后认为必须追诉的,须报请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这就是追诉时效的规定,它明确了司法机关对犯罪行为进行追诉的有效期限。
为了更好地理解追诉的概念,我们举个例子。假如甲在2010年实施了一起盗窃案,盗窃财物价值较大,按照法律规定,该罪行的法定最高刑为三年有期徒刑。根据追诉时效的规定,法定最高刑不满五年有期徒刑的,追诉时效为五年。那么到2015年,如果司法机关没有对甲的盗窃行为进行追诉,且不存在时效延长等特殊情况,就不能再对甲的这起盗窃案进行追诉了。
不过,追诉时效也有延长和中断的情况。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第八十八条规定,在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国家安全机关立案侦查或者在人民法院受理案件以后,逃避侦查或者审判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被害人在追诉期限内提出控告,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立案 而不予立案的,不受追诉期限的限制。这就是追诉时效的延长。而追诉时效的中断,是指在追诉期限以内又犯罪的,前罪追诉的期限从犯后罪之日起计算。
总之,追诉是司法机关追究犯罪嫌疑人刑事责任的重要活动,追诉时效则是保障司法活动及时、有效进行的一项重要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