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夫妻共有的财产?


夫妻共有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共同拥有的财产。这里的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指的是从结婚登记开始,到夫妻关系依法解除或一方死亡时为止的这段时间。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一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就是夫妻双方在工作中获得的收入,不管是在企业上班拿的工资,还是从事劳务活动取得的报酬,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比如说丈夫是公司职员,每月的工资收入;妻子是自由职业者,通过提供劳务获得的报酬等,都在这个范围内。 二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这包括夫妻双方一起或者一方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所赚取的利润,以及投资获得的收益。例如夫妻共同开了一家小店,经营所得的利润;或者一方用家庭资金进行股票投资,所获得的收益,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三是知识产权的收益。知识产权是人们对自己智力劳动成果享有的法定权利,像著作权、专利权、商标权等。如果在婚姻期间,因为这些知识产权获得了经济收益,比如作家出版书籍获得的稿费,发明家转让专利获得的费用等,都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四是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但本法第一千零六十三条第三项规定的除外。也就是说,在婚姻期间,夫妻一方继承或者接受赠与的财产,一般情况下是夫妻共有财产。不过,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所有,那就不属于夫妻共有财产了。比如,老人在遗嘱中写明某套房子只留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这套房子就不属于儿子和儿媳的夫妻共有财产。 五是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因为实际生活中的情况非常复杂多样,法律无法一一列举。比如,男女双方实际取得或者应当取得的住房补贴、住房公积金等,也属于夫妻共有财产。 需要注意的是,判断财产是否属于夫妻共有,关键要看取得财产的时间是否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以及法律和相关协议对该财产的归属是否有特别规定。了解夫妻共有财产的范围,对于维护夫妻双方的合法权益非常重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