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夫妻共同财产,它包括哪些内容?


夫妻共同财产,简单来说,就是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获得的财产,通常这些财产是由夫妻双方共同拥有和支配的。在法律上,对夫妻共同财产有明确的界定和规定。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六十二条的规定,夫妻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所得的下列财产,为夫妻的共同财产,归夫妻共同所有: 首先是工资、奖金、劳务报酬。这指的是夫妻双方在工作中获得的收入,不管是按月领取的工资,还是因为额外劳务获得的报酬,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比如说,丈夫是公司职员,每月的工资收入;妻子是自由职业者,承接项目获得的劳务报酬,这些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的范畴。 其次是生产、经营、投资的收益。如果夫妻一方或者双方进行了生产经营活动,或者有投资行为,由此获得的收益也属于共同财产。例如,夫妻共同经营一家小店铺,店铺的盈利;或者一方用家庭资金进行股票投资,获得的股息和红利等,都应视为夫妻共同财产。 知识产权的收益也是夫妻共同财产的一部分。当夫妻一方在知识产权方面取得成果并获得收益时,比如一方创作的作品获得稿费,或者发明创造取得专利后获得的经济回报,都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不过要注意的是,这里的收益是指在婚姻关系存续期间已经取得或者明确可以取得的财产性收益。 继承或者受赠的财产,一般情况下也属于夫妻共同财产,但有一个例外情况。如果遗嘱或者赠与合同中明确只归一方所有,那么这部分财产就不属于夫妻共同财产,而是归一方个人所有。比如,老人在遗嘱中写明某套房产只留给自己的儿子,那么这套房产就不属于儿子和儿媳的夫妻共同财产。 最后,其他应当归共同所有的财产。这是一个兜底条款,法律不可能穷尽所有的情况,所以通过这样的条款来涵盖一些在实际生活中可能出现的、符合夫妻共同财产特征的财产。 了解夫妻共同财产的范围,对于夫妻双方在婚姻关系中的财产权益保护非常重要。在婚姻生活中,涉及到财产的处理和分配时,就可以依据相关法律规定,明确哪些是夫妻共同财产,从而合理地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