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未成年法定代理人?
我不太清楚未成年法定代理人具体是怎么回事。我家里有个未成年人,我想了解一下,在法律上这个未成年法定代理人是什么,有什么作用,谁能成为未成年法定代理人呢?
展开


未成年法定代理人是指根据法律规定,代理无诉讼行为能力的未成年人进行诉讼活动的人。简单来说,未成年人因为年龄小,在很多法律事务中不能独立表达自己的意愿、行使权利和承担义务,就需要有法定代理人来帮助他们完成这些事情。 在我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二十三条规定,无民事行为能力人、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的监护人是其法定代理人。而对于未成年人而言,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也就是说,通常情况下,未成年人的父母就是他们的法定代理人。 如果未成年人的父母已经死亡或者没有监护能力的,根据《民法典》第二十七条,由下列有监护能力的人按顺序担任监护人,也就是法定代理人:(一)祖父母、外祖父母;(二)兄、姐;(三)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但是须经未成年人住所地的居民委员会、村民委员会或者民政部门同意。 法定代理人在法律事务中代表未成年人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比如在涉及未成年人的民事诉讼中,法定代理人可以代未成年人参加诉讼,进行陈述、辩论等诉讼行为。同时,法定代理人也有责任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不能损害未成年人的利益。如果法定代理人不履行监护职责或者侵害被监护人合法权益的,应当承担法律责任。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