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侵权行为是什么?


产品侵权行为是指因产品存在缺陷而造成他人人身、财产损害的行为。这里所说的“产品”,是指经过加工、制作,用于销售的物品。而“缺陷”则是指产品存在危及人身、他人财产安全的不合理的危险;产品有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是指不符合该标准。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二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生产者应当承担侵权责任。这就意味着,如果产品的生产者生产出的产品存在缺陷,并且这个缺陷导致了他人的损害,那么生产者就要对这个损害负责。比如,一家食品厂生产的食品中含有有害物质,导致消费者食用后身体不适,这家食品厂就需要承担侵权责任。 同时,《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二百零三条规定,因产品存在缺陷造成他人损害的,被侵权人可以向产品的生产者请求赔偿,也可以向产品的销售者请求赔偿。产品缺陷由生产者造成的,销售者赔偿后,有权向生产者追偿。因销售者的过错使产品存在缺陷的,生产者赔偿后,有权向销售者追偿。也就是说,当消费者遇到产品侵权的情况时,既可以找生产者要求赔偿,也可以找销售者要求赔偿。例如,消费者在商场购买到了有质量问题的电器,既可以要求商场赔偿,也可以要求电器的生产厂家赔偿。 产品侵权行为的表现形式有很多种。比如产品设计上的缺陷,像一辆汽车的设计存在安全隐患,容易导致交通事故;产品制造过程中的缺陷,例如在生产手机时,某个零部件的质量不过关;还有产品指示上的缺陷,比如药品的说明书没有明确标注不良反应和使用禁忌等。 判断一个行为是否属于产品侵权行为,主要看以下几个方面。首先,产品要存在缺陷,这是构成产品侵权行为的前提条件。其次,要有损害事实的发生,包括人身伤害和财产损失。最后,产品的缺陷与损害事实之间要有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损害是由产品的缺陷直接导致的。比如前面提到的电子产品爆炸烧坏桌子的例子,如果经过检测,是因为产品本身的设计或制造缺陷导致了爆炸,那么就可以认定这是一起产品侵权行为。 如果遇到产品侵权行为,消费者要注意收集相关证据,比如购买产品的凭证、产品的残骸、医院的诊断证明等,以便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可以先与生产者或销售者协商解决赔偿问题,如果协商不成,可以通过向消费者协会投诉、申请仲裁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等方式来解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