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逆向劳务派遣?
我在一家公司工作了几年,最近公司让我们和一家劳务派遣公司签合同。听人说这可能是逆向劳务派遣,我不太懂,就想问问什么是逆向劳务派遣啊,这种情况对我们劳动者有啥影响呢?
展开


逆向劳务派遣是一种比较特殊的劳务派遣形式。简单来说,它指的是用人单位先让自己的员工与本单位解除劳动合同,然后再让这些员工与用人单位指定的劳务派遣单位签订劳动合同,最后这些员工又被派遣回原来的用人单位工作。 从法律角度来看,这种做法可能存在诸多问题。一般的劳务派遣,是劳务派遣单位将劳动者派遣至用工单位工作,劳务派遣单位是用人单位,承担用人单位的义务,如签订劳动合同、支付工资、缴纳社保等。而逆向劳务派遣往往是用人单位为了规避自身作为用人单位的法律责任,比如逃避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降低用人成本等目的而采用的手段。 我国《劳动合同法》明确规定了劳务派遣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该法第六十六条规定,劳动合同用工是我国的企业基本用工形式。劳务派遣用工是补充形式,只能在临时性、辅助性或者替代性的工作岗位上实施。临时性工作岗位是指存续时间不超过六个月的岗位;辅助性工作岗位是指为主营业务岗位提供服务的非主营业务岗位;替代性工作岗位是指用工单位的劳动者因脱产学习、休假等原因无法工作的一定期间内,可以由其他劳动者替代工作的岗位。逆向劳务派遣如果不符合这些规定,那么用人单位的行为就是违法的。 对于劳动者而言,逆向劳务派遣可能会损害他们的合法权益。比如,原本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建立了稳定的劳动关系,享有一系列的权益保障,但通过逆向劳务派遣,劳动者的劳动关系变得复杂,可能会面临工资降低、社保缴纳不足、职业发展受限等问题。如果劳动者遇到逆向劳务派遣的情况,可以通过与用人单位协商、向劳动监察部门投诉、申请劳动仲裁等方式来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总之,逆向劳务派遣并不是一种被法律所鼓励的用工方式,它可能会打破正常的劳动关系秩序,损害劳动者的利益。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