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驾的标准是多少毫升酒精含量?


在我国,酒驾标准通常是指车辆驾驶人员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或者等于20mg/100ml,小于80mg/100ml。而当血液中的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时,就属于醉酒驾驶。 通俗来讲,这就像是一个衡量你能不能安全开车的“尺子”。当血液里酒精含量到了20mg/100ml这个程度,你的反应能力、判断能力等就会受到明显影响,开车就容易出危险;要是达到80mg/100ml及以上,那大脑中枢神经会严重受抑制,状态就更差了,开车简直就是把自己和别人置于极度危险中。 这一标准是依据《车辆驾驶人员血液、呼气酒精含量阈值与检验》的规定来确定的。 对于酒驾和醉驾,处罚也是不一样的。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第九十一条规定,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暂扣机动车驾驶证六个月,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因饮酒后驾驶机动车被处罚,再次饮酒后驾驶机动车的,处十日以下拘留,并处一千元以上二千元以下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饮酒后驾驶营运机动车的,处十五日拘留,并处五千元罚款,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五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醉酒驾驶营运机动车的,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约束至酒醒,吊销机动车驾驶证,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十年内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后,不得驾驶营运机动车。饮酒后或者醉酒驾驶机动车发生重大交通事故,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并由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吊销机动车驾驶证,终生不得重新取得机动车驾驶证。 所以,为了自己和他人的安全,喝酒后一定不要开车。 相关概念: 饮酒驾驶: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20毫克/100毫升,小于80毫克/100毫升的驾驶人的驾驶行为。 醉酒驾驶:指血液酒精含量大于等于80mg/100ml的驾驶人的驾驶行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