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报分析存在哪些误区?
我在做财报分析的工作,有时候感觉自己写出来的分析好像作用不大。想知道在进行财报分析过程中,通常会存在哪些容易被忽视的误区呀,希望能了解这些误区具体是怎么回事,以便之后能做好财报分析。
展开


在进行财报分析时,存在多个需要注意的误区。 首先,不能专业味太浓。财报分析主要是为了服务企业内部经济管理,阅读人员大多是非财务人员,所以应尽量使用大众词汇,少用专业术语,做到通俗易懂。《企业财务分析规范》中也强调了财务分析应具备可读性,以更好地发挥其作用。 其次,避免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财报分析的关键是查问题、找原因、提建议,要突出当期财务情况重点,抓住问题本质,剖析影响指标变动的主要因素。如果什么都写,没有重点,就无法为企业挖潜堵漏和完善管理提供有效帮助。 再者,不能浅尝辄止、停留于表面现象。良好的指标背后可能隐藏着问题,我们不能被表面现象迷惑,要深入调查研究。例如在指标对比口径上,要核实计价、标准、时间等是否可比,不可靠的对比会扭曲事实。 然后,不能只是数字的堆砌罗列,没有情况说明。分析指标变化需要数字对比,但不能仅停留在数字上,要将“死数据”与“活情况”结合,让分析有说服力。 另外,要避免千篇一律、文章格式化。每个时期的财务分析在形式和内容上都应有特色,形式灵活、内容新颖才能让财务分析更有价值,发挥好为领导决策参谋的职能。 最后,忌报喜不报忧。真实、准确、客观是财报分析的生命,必须如实反映企业财务状况。 相关概念: 关联方交易:是指关联方之间发生的交易,这些交易可能存在较高风险,分析财报时需关注其真实性和风险性。 商誉:企业在并购过程中支付的溢价部分,要关注其确认和计量方式以及对企业业绩的影响。 资产减值准备:企业对可能发生的资产损失计提的准备金,要关注其计提方式和合理性。

法律公园专业律师
平台专业律师
去咨询
去咨询




